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养老金融正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8.7%,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3.5%,远超国际老龄化社会的标准。养老金融作为应对老龄化挑战的重要手段,被赋予了新的使命。
养老金融的全新定位与政策推动
2024年,养老金融在中国被赋予了新的定义和使命。它不再仅仅是养老金的管理,而是扩展到更广泛的金融服务领域,包括支持银发经济、提供多样化养老产品以及保障老年人金融权益等。这一全新定位首次在央行等九部门联合发布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标志着养老金融从理论研究迈向全面实践的新阶段。
政策的支持为养老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2024年5月,金融监管总局发布指导意见,明确了养老金融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包括推动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发展、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以及加大对银发经济的支持力度。这些政策的出台,为金融机构指明了方向,也为养老金融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金融机构的创新与实践
在政策的引导下,金融机构纷纷加大了对养老金融领域的投入。工商银行成立了专门的养老金融部,负责全行养老金融业务的统筹规划;建设银行推出了“健养安”品牌,启动了一系列养老金融行动;农业银行则通过“农银养老”服务品牌,升级了养老金融服务体系。这些举措不仅体现了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也反映了养老金融市场的巨大潜力。
金融机构的创新不仅体现在产品和服务上,还体现在对养老金融市场的深入研究上。许多金融机构开始探索如何通过金融工具支持养老产业的发展,包括养老社区建设、老年健康管理以及适老化改造等领域。这些探索为养老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全面实施
2024年12月,个人养老金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标志着中国养老保障体系迈出了重要一步。个人养老金作为第三支柱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全面实施不仅为个人提供了更多养老储备的选择,也为金融机构带来了新的业务增长点。
尽管个人养老金制度在试点阶段面临“开户热、投资冷”的现象,但其潜在的市场规模仍被广泛看好。据估算,未来个人养老金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数千亿元,这将为养老金融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实施也将推动全社会养老观念的转变,促使老年人选择更多元化、高品质的养老服务。
养老金融的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养老金融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养老产业整体仍处于发展初期,金融机构在支持养老产业时面临项目运营模式单一、风险把控难度大等问题;另一方面,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多样化仍需进一步提升,以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需求。
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和金融机构的持续创新,养老金融有望推动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多元化,满足老年人在养老储备、健康管理、财富管理等方面的需求;加强养老金融与养老产业的深度融合,通过金融工具支持养老产业的升级和发展;提升养老金融的政策支持和监管水平,为养老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最终构建一个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养老金融体系。
关于我们:
全球资产配置专家协会(iGAAS协会)是面向理财规划和资产配置从业人员的专业团体。iGAAS协会致力于推动终身学习和制定行业诚信标准,通过设立制定理财规划与资产配置领域的专业认证,不断提升iGAAS协会参与者的知识水平、专业胜任力和职业行为表现,以增强公众对理财规划和资产配置服务行业和从业人员的信任和信心。
盖适认证服务(上海)有限公司(iGAAS China、iGAAS中国)是取得iGAAS全球资产配置专家协会(Institute of Global Asset Allocation Specialists)授权、在中国开展iGAAS下设专业认证的管理机构。
iGAAS中国认证的专业标准包括:FPP养老规划师、WTP个税申报师、AFM国际注册财富规划师、RHM健康风险管理师、CPH康养规划师、FAA家庭资产配置架构师、RPFO注册家办专家等。
认证推广: 推动并宣传专业认证。
组织考试: 组织并管理专业认证考试。
资格审核: 对考生的资格进行审核。
证书颁发: 向通过考试并符合所有要求的考生颁发证书。
持续教育: 为持证人提供后续教育。